< 详情  

容不下肉身的北上广,你为什么还不离开?

关键词:名企 2018-06-05     2960次浏览

前一阵,《2018年白领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其中,七成白领午餐在20元以内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01.jpg

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务区周围,二十元以内的午餐只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汉堡或者一个三明治,完全没有营养和健康可言。


除了20元的午餐,相关数据还有白领租房人群占45.1%,其中北京为58.6%,上海为57.3%,而深圳为68.8%。

02.jpg

另外,过半的白领选择的交通方式为公交或者地铁出行。


曾经听起来轻松体面的大城市白领们如今正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最近有一段话说,现在在办公室做ppt的白领和20年前的纺织厂女工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以为自己比父辈优秀只是产业升级的结果而已。更加令人扎心的是,办公室白领们的幸福感远远不如当年的纺织厂女工。

曾经的白领是体面工作的代名词,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地点在高大气派的写字楼,穿着入时,收入稳定,是我们从事体力劳动的父辈非常羡慕的工作。


如今的白领却拿着入不敷出的工资面对城市高企的房价望洋兴叹。


每年有多少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上广,就有多少人在被现实打击之后悄悄离开。



奋斗的生活从来不是如想象那般美好,可能在这座城市奋斗几年之后,你依然住着和别人合租的房子,吃着不到20元的午餐,挤着公交和地铁,可是这个城市的房价早已翻了一倍。


然而,即使完全没有幸福感,一线城市在中国依然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因为这里有梦想。


曾经有段时间,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兴起了一股“逃离北上广”的浪潮,然而没过多长时间,这些人又“逃回北上广”,因为“北上广是最公平的地方”。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事为什么不回老家发展,这个出身北方小城的同事说:“我不知道我回去能干什么。”对于学计算机专业,从事新媒体行业的人来说,回到老家如果不转行,就只能面临失业。


03.jpg

但是你能转到什么行业呢?在家乡,除了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好像没有什么正经工作。


更重要的是,小城市的人情关系网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


在北京上海,没有人关心你是哪里来的,你的父母是谁,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可以拥有非常不错的上升机会。


而当你回到家乡的小城市,“关系”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管办什么事,你第一个要做的不是看规章,而是“找关系”。


留不下的北上广和回不去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焦虑。


前几天,天津的落户新政出炉,24小时申请人数高达30万,其中一个小伙子在被询问为什么要落户天津时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而天津是可以兼容的城市。”



去年以来的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似乎让不少人看到了能够兼顾灵魂和肉身的地方,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前几天看到过一篇在抢人大战中从北京回到西安的人发的文章,在文章中,西安的发展十分让她失望,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西安的企业不按照她的实际薪资缴纳公积金,而只能按照最低标准,该企业的回答是,西安都是这样的,你刚从北京回来,要适应。


她说,是因为实在在北京买房无望才考虑定居西安的。


看起来,“退居二线”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


毕竟,北上广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资源,拥有最多的机会,但是也具有最残酷的竞争,你只有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能留下来。



或者,你可以选择一座小城过上安逸的生活。


一切都在于你的选择,


人生,无悔就好。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